第一篇:教育走向生本。摘抄
教育走向生本》读书摘抄
范雪晴
两种教育体系——我们原本不应轻言体系。然而,当时机成熟之时,且若不谈体系难于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也不得不把它勾画出来。这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为了指出某种我们认识到的事实。实践证明,仅仅零敲碎打的改革,已经不足于解决今天的问题了。基础教育的一切都是那样的互相牵制,如果你想在教法改革的某一个片段有所成就,就必须牵动教材、教法、教育管理及评价,进而指向人的观念的更新。
我们可能会说,这一点我们早就注意到了。你看,我们不是也有很活跃的课外活动吗?不是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发言吗?不是在天天号召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吗?当然这些做法都不无裨益,但它在多程度上起了作用,则还是值得怀疑的。因为,在学生基本上处于被动地位的师本教育体系中,如果不触动核心课程,只作局部的变动,不可能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体。譬如说,就教师好教来说,教材是拆分式的小步子型是有利的,但靠着过度分析的教材,我们的学生就没有时间和空间可以施展,成为主体就是一句空话。又如,如果不尽早给学生发现和思考的工具的话,他们就只能处处依靠教师,把他们叫做主体,也充其量是个没有资本的老板,或者是高级打工者,而不是真正的主人。就教案来说,必须留有学生活动的空间,最后的教案是在课堂上,是在学生活动的过程中确定的。如果我们要求教师还是要写出详细的进程性的教案,就不可能容纳学生的活动,学生不能在这样的课堂上开展任何创造性的思考,也就永远不能摆脱教师的控制,他们的思维就会日趋刻板,这样的教案束缚学生,同时也束缚了教师的思想。再有,如果我们的评价体系还是依旧的话,无论什么改革也只能充满后顾之忧。思考包括观念、课程、教材、教法和管理评价等等所构成的体系问题,是今天的新一轮改革的关键。
——节选自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引子 3页
我们已经十分熟悉了眼前的教育模式或教育体系。如果突然听到说眼前的体系有什么问题的话,可能会很不情愿,很不习惯。我们过去当然也承认教育存在问题,但我们一般都认为,这是高考指挥棒的毛病,而不是体系自身有何不妥。但是,在本文中,我们想要明说的是,我们原来的体系,也就是一切都是为教师好教而设计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过去我们也认为,教师好 教就是学生好学,然而现今研究的成果表明,两者并不等价,而且,有许多时候甚至是对立的。我们需要为学生设计一种以学生好学为中心的教育体系,原因很简单:整个教学的目的,教学过程的终端,是学生的主动发展,而不是教师善于教。
这样,我们提出的生本教育体系就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它力图不仅仅在方向上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不满足局部改革,而是探讨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整个体系问题,因而有彻底性;
二、它把过去的教育基本上看成是师本的,在对比的基调上揭示生本教育的存在和意义,因而较此前的相关研究有更多的根本性和鲜明性;
三、它提出相应课程和教材的改革框架,因而较有可操作性。
——节选自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第一章 10页
一批由香港教育署组织的中小学校长和教师访问我们的4所生本教育实验学校,一件小小的事令他们印象深刻:当小学生在自己的游戏或活动中兴高采烈的时候,老师一声“一二三”,同学们立即响应:“坐端正”!顿时鸦雀无声,特别地给人一种动静得宜的感觉。这样就减少了对学生动起来难于收拾的担心,同时使人联想,为什么我们上面提到的较为彻底的改革,会取得如此成绩。
原因在于,我们的生本教育改革,是在东方文化背景下进行的,东方的讲究系统的、秩序的儒家文化的传统,深入到每个家庭,每个社会的细胞,每个人的头脑和生活习惯之中。在我们对教育作这样那样的重大的改革的今天,这种作为背景的文化,是不可能也不必要抹去的,它会顽强地表现出来,成为教育改革的潜在的稳定的甚至是制衡的力量。由此,我们朝着生本的方向进行体系性的较为彻底的改革,乱不到哪里去,反而会由于“杂交优势”结出丰花硕果。
有人说,杜威是强调儿童为中心的,美国是强调儿童的创造性教育的,然而,他们的实践并不完善。美国的教育界现在不是正在出现一种向我们学习的潮流吗?他们正在反思如何提高儿童的拼读能力,正在考虑如何加强应试,而我们的学生参加世界科学奥林匹克的笔试,总是获得高分,这不是很可宝贵吗?我们的改革会不会把自己的好东西也丢弃了呢?
我们说,无论我们的改革也好,美国的改革也好,都不是简单的学习国外教育的结果。它主要是由本国教育自身的矛盾决定的。美国教育崇尚创造性,不注重对儿童的规定和限制,特别是不重视作为社会的或人类的规范的那样一些工具性的知识,我国的传统的教育崇尚循序渐进,强调对儿童的规范,不注重儿童天性的发挥,双方的改革,都是朝着自己的薄弱方面方面进行,这都取决于内部的需求,是内部的矛盾运动。当然,如果一个旁人来看,便会以为是美国学了中国,中国学了美国。事实上,两国的教育固然在互相学习,但同内部需求相比较,这种借鉴只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并非决定性的因素,我们大可不必把美国加强基础的调整看作是由我们的文化输出造成的,同样也不必认为我们的改革是学美国的结果。试想想,多少年来,我们的基础教育中,学生的负担越来越重,高分低能的现象日益突出,对人的创造精神的压抑愈演愈烈,而我们时代和国家的建设发展却需要更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这些难道还不足以成为我们寻求改革的动力吗?
——节选自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第二章 12页
郭思乐生本教育带给我们品味的生本课堂是:譬如,实验小学一年级的自然课《水的认识》,教师除了让学生做一些观察和实验之外,还要学生找关于水的资料.这使家长们十分兴奋,他们积极地为孩子收集并打印了二十余篇各种不同的关于水的资料.而孩子们为了参加讨论和诵读这些资料,查字典,找大人.一位孩子在课堂上朗读了他的家长打印的六百多字的关于西部缺水和需要保护水资源的文章,令来听课的香港同行大为惊奇.在这样的活动中,家长不再是板着脸孔地训斥和签名,而是与孩子们一起共同寻找知识,建立起新型的亲子关系.学校里学生的主动性,也传递到了家庭,使家长们大开眼界,他们为之动容,为之欢愉,他们也参加了孩子的课题,"学校把教育的工作转嫁到我们身上"的抱怨销声匿迹了,他们更爱自己的孩子了.他们在学习中如此兴奋不疲,他们不让老师下课,为的是要让他有机会讲述从书上看到的故事.进行有趣的统计,分类,评判,进行学习性的游戏,他们自编儿歌,自编谜语,每个
事实都在彰显孩子们潜能无限,都在呈现着他们是天生的学习者,而且,由此还表现出不多见到的学习效率.他们真正处于一种忘我的状态.
一切为了学生
郭思乐生本教育从"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引申出"以人为本,以生命为本",揭示了教育的真本.强调学生是教学过程的终端, ……此处隐藏4064个字……方式,真正的做到生本教育。
第四篇:教育走向生本.doc读书笔记
《教育走向生本》读书笔记
实践操作篇
1. 学生在类似于抛秧的具有发展空间的学习环境中,尊重人的自然,发展学习天性,发挥学习潜能。
2.把可以交付给学生的知识的认识任务交付给学生,他们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必然会要求知道“为什么”,而这也就会对何时需要、何时不需要揭示知识本源作出自己的选择,找到他们合适的“度”。这个时候,教师也可以而且应当给他们提供有益的经验。
3.把要教的东西缩至最少。
4.尽少干预的原则,即教少学多。“教”是一项十分微妙的过程。“教”的最高境界是使对方“得道”(不是指“道法”的“道”,而是指获得感悟,得到内化)。
5.如果时间有剩余,我们完全可以设计一些实际问题或实际活动,这样,学生可以从中提高感悟水平。
6.最好的办法就是留有空间和时间让学生活动。
7.小立课程,指的是教给学生的基础知识要尽可能地精简,而腾出时间和精力让学生大量地进行活动,也就是大作功夫。
8.整体入手,获得意义,是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我们的课程与教材应当尊重这种规律。
9.先学后教:“学”,不是那种漫无目的的学,也不是没有教师指导的学,整个学是在学校教育的框架下进行的,是有着鲜明的学校教育认识目的的。教师起了什么作用呢?一是教师确定了内容和进度;二是给出了对学的恰当的而不过分的指导。三是教师在其中贯彻了一个原则:只要有可能让学生自己学,我们就不教。四是表面上学生不能自己学,我们也要创造条件,转变方式,让学生能自己学。这样,先学后教就不仅是一种时间顺序,更表明了学为根本的地位。
10.以学定教:学生会选择他最感兴趣那个点作为内核,教师也就可以选择大多数学生都喜欢的点作为活动的内核。始终保持学生的强烈情感和兴趣。
11.以学定教仍然是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师将在适当的时候,引导学生进行
回顾和整理,从而在学生已有充实的认识的基础上把所得系统化;以学定教所激发的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样会促使学生主动地把知识系统化,因为系统化是他们获得丰富材料之后的自然需求。此外,教师在以学定教之中,注意学生学习的共同点,抓住他们学习中的闪光点,突出学习的重点,也将使学生的学习重点突出,系统鲜明。
12.讨论:是学习的常规。事物的矛盾运动导致了事物的发展。学问是头脑中的矛盾运动的结果,是自己对自己进行讨论的结果。而学习者基本上是讨论者。讨论,就是普遍地让学生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的一种良好方式。
儿童完全可以讨论起来,关键就是我们给了他什么问题、问题是否适合儿童。而有时为了适合儿童,我们可以把“问题的提出”也让学生做。
13.感悟是人的精神生命拓展的工作间。人要形成思想,要通过感悟。它是主体对外部知识、信息的深层次的内化。感悟犹如人体吸收的食物的最终转化成奔流在自己血液之中的物质一样——只有后者才是主体自身的东西。
感悟既然是头脑中对事物的重新组合,选择和建构,它其实就是创新。感悟是人对自身的挑战,它总是在人的认识的前沿发生。
感悟支配着学生的后继的学习。感悟是所学的或所要遵守的规则赖于拥有生命力的基础或温床。感悟的东西是不会遗忘的。感悟的程度高,学习的效率就高,学习的把握面就大。把感悟和训练结合起来,是事倍功半的做法。
14.评价: 注意评价那些对人的发展最为重要的因素,如学习态度,对第一层次的知识的掌握,基本的技能和能力等。
15.值得做的事,做得差一点也没有关系。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生并纠正了的错误有积极的意义。儿童的错误,常常还包含着正确和灵气。善于在学生的错误或不完善中看到他们的积极因素,是教师的教学艺术,更是教师的一种科学认识。
第五篇:学习《教育走向生本》读书笔记
学习《教育走向生本》读书笔记
《教育走向生本》一书中郭思乐教授所提出的“一切为了儿童”的生本教育体系的理念让我重新审视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
一切为了儿童的价值观:郭思乐教授在书中提到:“学生是教学过程的终端,是教育的主体”。生本教育的特征之一,就是真正认识和把握儿童这个本体,把一切为了儿童作为教育价值原则。我们每天都在面对教育对象,但传统观念使我们对教育对象缺乏完全而准确的认识和把握,并没有把儿童当作活生生的人;我们的教育过程,并没能从对象的生长和生成规律去设计;我们的教育常常为社会习俗所左右,从而偏离了教育对象的本体。我们常常有这样的认识,把教师的教育设计误认为是为儿童设计的,教师的意志误认为是儿童的意志,教师的兴趣误认为是儿童的兴趣。现在,我们教师迫切需要的是把为教者设计的教育,转变为学生设计的教育,即是把师本教育转变为生本教育。而我们目前教育的模式,正是忽视了教育主体这一点。在日常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备课,以自己的内心想法去揣度学生的内心想法,这是有所欠缺的,并不能完全做到以学生为本,学生学习的效果当然也不会太好。
要想提高孩子的学习效果,首先要知道孩子在什么样的状态下学习最有效,那就是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是最有效的。这就要求我们应充分调动孩子的快乐情绪,运用能激发孩子快乐情绪的方式方法,让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下主动地去学习。任何生命都会对某些对象表现出特别的兴趣,一旦他们发生兴趣时,也就是教育的好时机。“兴趣是学习和求知最大的动力”,这句话在今天和以后都不会过时,这不仅仅是一种方法,它所包含的是人类知识获取的一个古老而充满智慧的法则。同样,“诱导是教育和
培养孩子的最好的方法”,这句话今天和以后都不会过时。
教育面对的是一群活生生的人,他们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个需要点燃的火种。儿童的潜能是不可限量的。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既不能像裁缝那样对儿童进行裁剪,也不能像理发师那样对儿童进行修剪,更不能像牙医那样对儿童进行打磨。我们要改变的不是儿童的外部,不是装饰儿童,而是改变儿童自身。我们可用语言来影响他,用环境来教育他,用活动来培养他,但就是没有办法像裁缝、理发师、牙医那样地对儿童进行裁剪、打磨。我们所做的,全都要通过儿童自己去最后实现,这一点似乎有点无奈。然而,一旦我们醒悟这一过程的必然性,就会明白教育过程的主人和主力,原来就是儿童自己,我们教师只不过是儿童自主发展的服务者。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所有教师都应力争做到一切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教学中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
总之,生本教育体系充分相信学生的潜力,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一切为了学生”相信“儿童的独立性”。今天在书中读来竟蕴含着深厚的内涵,当然,更深刻的理解还需要自己在教学中深刻体会。期盼着在自己今后的课堂中,自己的学生也能如此的成长、如此的学习,期盼着“在美丽的教育世界里,两个生命——儿童的生命体和知识的生命体在嬉戏游荡,构成了整体领悟的教育乐章。”
二〇一四年九月八日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