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德有力量
——“德”与“道”
吴晓山
中国传统文化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伦理文化。这种文化所追求的目标,在于在人与人之间建立起一种和谐的人伦关系,形成长久稳定的社会秩序。这种人伦关系和秩序的维持和延续,建立在道德的基石之上。所以大体上,中国传统文化既是一种伦理文化,其实也是一种关于“道德”的文化。
从近代以来,人们对于中国的历史及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态度,一直莫衷一是,众说纷纭。“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鲁迅在其著名的《狂人日记》里,就假借“狂人”之口写下过这样的一段话:“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鲁迅的眼光其实没有看错,中国的历史文化里确实“写满”了“仁义道德”,但至于这“仁义道德”里是否就只有鲜血淋漓的“吃人”,而毫无历史进步的意义和传承当代的价值,则并不尽然。中国社会近代一百多年的风雨变迁表明,任何忘记民族历史、割断民族文化传承的企图,不仅徒劳,也绝不可能于民族命运的改变有益;“道德”文化曾经支配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几千年,驱动造就过引领世界千年风气之先的中华文明,仍将继续沉淀为中华民族心灵的底色,成为凝聚全中华民族的力量、引导当代中国人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的一面旗帜。当然,历史不断发展,传统文化中“道德”的内涵无疑也应当随之演变,与时俱进。在当今中国“道德”里挺身站立的,不应再只是少数特权阶级的皇亲贵胄,而是以公平正义维系的普罗大众。
中华传统文化所关于“道德”,这其中的“道”,是这种文化欲将人们引导朝往的方向,而其中的“德”,则是人们对于“道”的体认、遵循和实践。在“道德”的文化里,不仅仅只有人的人性和德行,更包含了人的地位、价值、原则、观念、尺度,以及人的信念与追求,等等。在人们的心目中,道德一直是一种驱动向善、向上的进步的力量。如果将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整体,那么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看,它其实都充斥着这样的强烈的“道德”的色彩和光芒。因此,离开“道”“德”的经纬,而奢谈所谓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无论怎样地喧嚣与热闹,其实却悖离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精神,都将沦落为一场华而不实的幻境和空想。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可以用心去想象,无论儒、释、道抑或其他诸子百家,他们的思想流传,其实无不在于劝世喻人,修“德”以达“道”。老子的《道德经》,分为“道”经、“德”经两部分,而据有后人考证分析,《道德经》最早的版本,以老子的编排,本来应当是“德”经在前而“道”经在后,并非今天流行的版本“道”经在前、“德”经在后。这样的考证分析的结果且不论是否合符历史本真,但却真实地道出了老子写作《道德经》的良苦用心,是对“道”“德”两者关系的客观判断和准确把握。
道之以德,德以载道。人以道德立身处世,对于每个人而言,都会有属于自己的道德理想。而放大开来,由个人及社会、及民族、及国家,关涉前途命运,重要的,不是站立的位置,而是所朝往的方向。《礼运》中就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样的“大道”“大同”人人向往,但如何通往人间的“大道”,实现社会的“大同”?《大学》有言:“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老子言:“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重积德,则无不克。”……大意无非都是,即使大道常新,而德无止境,无论个人还是社会,都应当心中有向往,行动有方向,人人修身进德,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接近并最终实现自己的志向和理想。衡量社会文明,并非只有财富的是否富庶,更取决于人们的内心世界是否宽敞明亮;而“德”正是这样的一盏照亮人性文明路途的灯光,是衡量人类社会文明高低的一根标杆。很难想象,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在一个道德滑坡崩溃的社会,无论其物质生活是怎样的充裕富足,仍将使人们生在其间,犹如置身荒漠无边,这样的社会又究竟能在通往文明的大道上行走出多远?!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是当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光明大道。《中庸》言:“苟无至德,至道不凝焉。”在为实现梦想而奋斗的途中,我们究竟要以怎样的“德”来范引和保障,才能凝心聚力,而不至于走上“歪路”、“邪路”,迷失了方向?战国时,墨翟认为墨者应当“厚乎德行”,而“有道者劝以教人。”在西汉,名儒董仲舒常叹:“皇皇求仁义,常恐不能化民。”而北宋理学家张继则以其“横渠四句”这样写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古尚有此,于今何异?!这些话语其实也正是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建设所应有的使命与担当,是继承弘扬我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题中应有之内涵!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