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热爱家园志愿者培训感想
热爱家园志愿者培训感想
姜云辰
抱着对志愿工作的好奇和莫名的热情,我报名加入了彩云支南社团。起初是想要加入寒假的支教团,但担心自己的经验和资历都不够而放弃了面试。从小处做起,从低起点出发,是我给自己的定位。
在此之前从未参加过任何正规志愿工作的我,(内容来源好 范文网:www.)在何洁阿姨的引导下,开始思考什么是志愿者。除了自愿与低报酬甚至无报酬之外,志愿者还要做到什么呢?首先,志愿者需要专业化的团队。以往志愿者工作的出发点都是自身心理上的满足,他们有一腔帮助别人的热情,却忽视了受益者的心理需求。我们要给他们提供帮助,但是更要讲究方法。我们必须保证我们给他们的一切都是他们需要的。当然,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往往志愿者从受益者身上能学到更多。其次,志愿者要有坚持、诚信的精神。不轻易承诺,一旦承诺就要做到。我们不仅要坚持对孩子们的承诺,也要坚持对自己心灵承诺。
没有任何实际操作的经验,我也不能说更多。但是我相信在我加入这个团队后,在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下,我们能够做得更多做得更好。也希望被社会物质和浮躁氛围影响的灵魂能在这里接受洗礼。
赵国帅
周六下午的讲座确实感受很多,对热爱家园的认识更进了一步,原来热爱家园的历史与复旦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没有志愿者经验的我来说,对于他们辞去工作专心致力于志愿者工作感到很不可思议。中国自古就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传统,致力于非营利组织也许就是这一思想的现代版。青海、四川在我看来是如此的陌生,除了在书上知道的山川气候之外对于那里人们的生活状况没有一点的概念,不知道原来在今天的中国还有如此贫困的地方。那些出现在电视上的画面,正是那个地方的现实。个人与组织相比,组织会有比个人更大的优势去解决现实中难以解决的问题。
普蓉
因为我自己个人的因素以及专业相关性,我其实也蛮热衷于公益事业、志愿者活动的,大一一年下来常规课程没有给我明显的直观上的很大收获,而志愿活动却让我成长了不少。下午的培训事先知道是志愿者的培训,还蛮期待的,果然虽然时间是稍微长了那么一点,但收获还是不少。我就重点说两个部分吧,首先,开场部分经验交流让我们有了对志愿者的直接印象,尤其是对没有类似经历的新生或者老生来说很重要,经历过的老人们也可以从中学到可能自己缺少的东西。我们讨论了,志愿者的涵义、定义,怎么做志愿者,老师说,爱心、责任心、准时、尊重、遵守承诺哦、平等心、珍惜资源、感恩心、知识与技能是关键,我觉得尊重和平等心可能是目前我们一部分学生在做志愿者时可能会缺少的特征,虽然志愿者是出于好意要帮助学生,却往往忽视了某些学生的强烈自尊心,所以我们要尊重我们志愿活动的对象,不能显示出好像我们做志愿活动就一定很有优越感的样子,记住我们都是一样的。还有就是,另一位老师讲的青海支教行和亚洲动物保护基金会给了我很深的感触,我们的祖国尚有还未developing的地方,还有纯真的梦想没有条件去实现,也许我们一两次支教不能改变他们的命运,但我们可以用自己的真诚改变他们的观念,为他们带去哪怕一缕阳光,动物尚有希望可以期待,更何况那些稚嫩的笑脸呢?
夏晓娟
现在,好似乎许多人都十分热衷于志愿活动,但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目的,例如:为了在自己的简历上有更多的东西可写,打发自己多余的时间,锻炼自己,实现自我等等。我们不能论这些目的孰对孰错,但是我觉得如果真正从事志愿活动,做一名志愿者,不论你怀有什么功利或其它纯精神上的目的,最重要的就是你必须有一颗感恩的心。
我们做志愿服务时,即使自己本无什么要求他人回报的想法,但当提及感恩时,却总会想到我们帮助了他人,怀有感恩心应是他们,基本上不会将感恩与自己联系起来。可是,我们应该仔细的思考一下,当我们为他人提供帮助时,我们也许根本就没能为他们做出一些真正对他们有意义什么的实事,但反过来,在我们为他们提供帮助的同时我们却是收获了许多:经历、经验、自我价值、充实感……的确我们才是这些活动中受益者。既然我们无法总是真正有效地帮助他人,但实际上又往往不断的从中获得,那我们作为一名志愿者就必须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去做每一项志愿活动。
陈荣彬
09349020148)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09级临床8年
通过这次热爱家园的志愿者培训,我懂得了很多道理,精神层面有了提高,仿佛无形中丰富了很多阅历。首先,我明确了志愿者的含义,当何洁老师让我们考虑什么是志愿者的时候,我想了两点,“志”代表志向,也就是有志于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关爱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愿”代表愿望,指的是完全出自内心,源于自愿,无私无悔。后来经过何洁老师的总结,我又明白了志愿者要出于个人自愿,而且做志愿者是一种工作,过程需细致严谨,要经过调研,了解受众对象的需要以及他们的现状,使我们做志愿者工作知道从何下手,给以我们力所能及的最大帮助,而不是单纯为了一份实践报告或是闲得无聊来玩玩,绝不能报玩乐的态度。当然,做志愿者工作也会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或者说是一种精神洗礼,比如像何洁老师说的,她为什么几度要放弃收入颇丰的工作而全身心的投入到志愿者工作中来,因为那使她的生活从此丰富多彩,获得了精神收获。我想,如果我有一天也获得了这样的机会,我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因为坐在办公室里的价值真的不如深入山区,帮助那些渴望知识,渴望关怀的孩子们。在我的印象中,何洁老师讲的那个故事令我久久不能忘怀,时常用来鞭策自己。那个25岁的艾滋病患者只剩下半年的光阴了,他打算让何洁老师做他的指路明灯,为他规划剩下的时光。何洁老师说自己有什么资格……这句话一直记在我的脑海里,我想的是,我们还在抱怨学习压力大,学生工作繁重,家长唠叨,室友的种种不尽人意,我们有什么资格抱怨,我本有着人生最重要的资本,那就是健康与青春的活力,然而我们却在耗费青春,身在福中不知福。我想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是一根蜡烛,虽然亮度有所不同,但是都应该有燃烧自已照亮别人的举动,哪怕是这种想法。热爱家园是让我们的想法得以实践的地方,我选择它,我无悔自己的选择。由于中国近年来的高速发展,以及发展的不均衡,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较发达的城市都有很多的外来务工子女,其他一些不发达的地区则相应地出现了留守子女。这些孩子们的教育问题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虽然凭我们的力量解决它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愿意能帮一个帮一个,就像那时地震后一样,我们举国同心,能救一个救一个。
利琼老师也介绍了自己的经历,而她在可可西里的经历感受触动了我,让我久久不能忘怀。他进行了比较,那的孩子们吃不饱穿不暖,而她的女儿以及我们这一代的孩子却穿的暖暖的,不受一点苦。可是他们的态度呢?他们通过抽签上学,教学资源那样匮乏,条件那样恶劣,可我们复旦大学的学生们,有着宽敞的教室,舒适的空调,优秀的教授,可我们还逃课上网,上课睡觉,挂科。身处复旦,虽然充满着种种诱惑,我 ……此处隐藏2973个字……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不断修正。对于法律咨询,热爱家园社区志愿者行动网络制定了《值班须知》(包括工作程序和行为准则)及值班排班表、签到表、登记表、统计表等一整套的规则表格;对于法律援助,制定了《法律援助案件操作办法》及具体操作程序图和申请表格,目前已受理的援助案件基本都是按照该办法操作的。今后对其他活动也将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规则和程序。
不断创新,不断调整,以求取得最好的效果
由于热爱家园社区志愿者行动网络从事的是一个全新的事业,没有足够的理论和前例作为指导和参照,因而需要大家大胆尝试,不断创新,不断反思,不断调整,努力取得最好的效果。最有说服力的事例是咨询地点的调整和法律宣传载体的不断创新——咨询地点固定后,来咨询的人员迅速增加并相对稳定;法律宣传最初采用展板等可重复使用的载体,后发现操作很困难,调整为印刷一次性的宣传品,操作相对容易了很多,效率增加了不少。项目管理能力建设目标
加强与服务对象的联系,建立工作网络
目前,热爱家园社区志愿者行动网络只与街道工会建立了常规的联系和沟通,与社区工会及企业联合工会交流沟通很不够,与工会会员的沟通仅限于前来咨询或给予法律援助的,除此之外没有更多的接触。这样一个缺乏必要的深度和广度的交流状况,无法保障项目目标的实现。为此,今后要加强与社区工会干部、企业联合工会干部及工会会员的联系,努力建立一个工作网络,能及时将热爱家园社区志愿者行动网络的活动信息通知给他们,并了解他们那儿发生的情况以采取对策。
加强人员管理和培训,提高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虽然热爱家园社区志愿者行动网络法律项目目前已有数目可观的志愿者,但由于志愿活动与个人生活的冲突以及内部沟通的相对不到位,在服务中存在效率比较低的情况,答复没有按照承诺的时间给予,案件的处理周期超过了正常期限。与此同时,由于服务中碰到的法律问题与志愿者和成员平时工作中碰到的问题有相当大的差异或经验不足,会给出不够准确的法律意见的情况。对此,热爱家园社区志愿者行动网络今后将加强人员发展、管理、培训的工作,争取有充足的人员来提供高质量的高效率的服务。
草根性的自主类组织成为非营利组织的一个活力点。自主类非营利组织在社区生活中发挥 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热爱家园社区志愿者行动网络具有如下特点: 扎根社区, 与社区居民建立持久、坚实而直接的联系; 多方位参与, 为社区提供多种服务, 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保证了相关项目的开展;深入弱势群体, 立足于咨询, 参与相关的政策制定;志愿者主体主要是公司白领、律师、科技工作者、学生等职业青年和专业人士; 与居委会、街道办事处等部门建立了密切联系, 并通过这种联系从下至上传递建议; 致力于培育社区自发组织机制, 实现公民的自助、互助和他助, 保证了发展的长期性和持续性。
第三篇:志愿者培训感想之一
志愿者培训感想之一:
志愿,让助人者自助
今天,上了亚运志愿者的第一期培训课程,让我对志愿服务与志愿精神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思考。
理解志愿服务要从三个重点去掌握,即是服务者是自愿贡献的,不为任何物质报酬并服务群众和帮助社会的。那么,要怎么看待志愿服务的奉献与回报的关系呢?培训视频中很多人都讲到了,既然讲到了是志愿服务的,那么应该是要抱着不求回报的心态去为社会和群众服务,除了那些志愿组织要考虑服务的成本外,大多数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应该是不求回报、只求贡献的。
其实,我认为,参与志愿服务的人,很多时候,自己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也得到了帮助。就像有位老师曾经说过的:“我们看到的生活都是光鲜亮丽的,可任何一个美满的社会都会存在诸多问题。我们不可能转变角色,去尝试另一种生活,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参与了启智服务队,让你感受到了平等、包容的精神,使自己的心态更加地开阔,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参与了灯塔计划,让你感受到了充满温暖、充满爱的氛围,开阔了自己的视野,甚至锻炼了自己的师范技能……总之,每一次的志愿服务、每一种的志愿服务都能让服务者从中得到对社会、对人生更多更深的了解,改变自己的心态,使自己变得更有爱心、耐心、恒心、责任心、信心。也许,把握参加每一次志愿服务的机会,你会发现“我们去服务,本以为是去帮助别人,到最后却发现,自己也得到了帮助。”
也许,这正印证了那句老话“一份耕耘,一分收获”,希望我也能在这次参加亚运会的志愿服务中收获感动,收获友谊,收获快乐……收获我在学校里不曾收获过的种种,使自己成长得更快。
第四篇:亚运志愿者培训感想
志愿者,不是穿上一件志愿者字样的衣服就是志愿者;
志愿者,不是挂上一个志愿者字样的牌子就是志愿者;
志愿者,不是扯起一个志愿者字样的旗帜就是志愿者;
志愿者不应该只是嘴上说说的,而是要付出实际行动的。
在xxx,我们作为志愿者,作为一个无偿服务的团体,在运动会紧张进行着,在运动员在为比赛拼命努力的时候。我们,穿着志愿者衣服,挂着志愿者牌子,扯着志愿者旗子的我们,同时也在紧张的忙碌着:顶着烈日在赛场维持秩序,为运动员服务,为裁判服务,为赛事服务,为我们的省运服务......
虽然很累,虽然很辛苦,可是我们很快乐,我们很满足;
虽然志愿服务的时间只有一个星期,可是我们的收获却是一生的。
虽然运动会结束了,可是我们的志愿之旅不会结束,因为志愿者是一辈子的事情,它或许会因为省运会的开始而诞生,但却不会因为xxx的结束而结束!
所谓“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参与志愿者服务,奉献的是汗水,体验的是感动,净化的是心灵,收获的是快乐,提升的是境界,实现的是真正的人生价值!因为“我奉献,我快乐”,在志愿者的服务中,我们付出,我们收获,我们快乐!
第五篇:世博志愿者培训感想
上周日我们进行了世博会志愿者的培训。虽然结束的时候感觉有些疲惫,但还是觉得非常值得。作为一名世博会的志愿者,
我们都觉得十分骄傲,也十分庆幸。我们本着踌躇满志的心怀,自信满满地接受着培训,也意味着接受一切挑战。
可以说周日的第一次培训,让我们印象深刻。在上午的培训中,老师向我们介绍了相关注意事项和世博会各国的国家馆,让我们了解了当今世界的科技发达,也为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来举办世博会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在下午的培训中,老师向我们讲解了如何做好一名志愿者,如何用爱用微笑来服务社会。并且介绍了我们服务站点,松江的文化特色和特产,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松江。为我们今后在松江世博站点的服务奠定了理论基础。在最后一堂课,我们学习了医务急救,主要了解了相关的医务知识,并学习了如何做心肺复苏的急救,为将来的服务工作也奠定了良好的实践基础。
经过一天的培训,我了解到作为一名志愿者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我们所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但是只要本着吃苦耐劳的精神,
再加上一定的技术,就一定能做好一名志愿者。
愿我们的世博之旅在我们的努力下精彩纷呈!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