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丽市现有瑞丽、畹町2个国家一类口岸、瑞丽、畹町两个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和“境内关外”海关特殊监管的姐告边境贸易区,是中缅边境界碑最密集、渡口通道最多、国家级口岸和特殊经济功能区最密集的区域。瑞丽对缅交往合作具有区域位置佳、通道建设早、人文交融深、开放互动实的特点。多年来,瑞丽对缅贸易额占滇缅贸易额的三分之二左右,占中缅贸易额的四分之一左右,经瑞丽口岸出口的日用品占全缅市场份额的70%以上。独特的地理区位和历史人文优势决定了瑞丽在中缅、滇缅交往合作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我国西南沿边地区中辐射南亚东南亚、走向印度洋的最佳辐射源和最便捷通道,是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黄金口岸和云南对外开放的前沿重镇。
在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积极推动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面前,我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对云南提出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三个新定位,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为突破口,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突出开发、开放两大主题,围绕“通道枢纽、产业基地、交流平台”三个功能定位,做了大量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边境贸易
对外贸易突飞猛进。特殊的区位条件造就了瑞丽源远流长的对外贸易历史。改革开放以来,瑞丽对外贸易形成了以边境贸易为主,一般贸易、边民互市贸易、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等多种贸易方式并存的格局,不仅为全市税收提供了近50%的财源,而且成为瑞丽社会繁荣、经济发展、扩大就业、财税增收、边民富裕最重要的支柱产业。随着对外贸易的全面发展,瑞丽一跃由改革开放的末端变为前沿,吸引着大量的人才、资金以及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经营模式不断涌入瑞丽,使瑞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不起眼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名扬中外、绚丽璀璨的口岸明珠。回顾其发展历程,瑞丽对外贸易基本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84年)为起步阶段。改革开放初期,瑞丽对外贸易未具规模,层次不高,以满足国境线两侧边境群众生产生活需要为主,商品种类和交易额都非常有限。七年间小额贸易进出口总值完成6000多万元。第二阶段(1985~1995年)为快速发展阶段。自1985年开放为边境贸易区以来,瑞丽便走上了“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促发展,以贸易为先导”的振兴边疆民族经济的路子,贸易进出口总额连年大幅增长。11年间瑞丽累计实现进出口总值达75.9亿元。特别是1992年6月国务院批准瑞丽为沿边开放城市后,边贸发展更是快马加鞭,一日千里。边贸额由1985年的4484.22万元,迅速提升到1995年的157960.19万元,11年增加了35.2倍,公司、商号由17家发展到186家。对外贸易成为瑞丽最大的支柱产业,为瑞丽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先导和推动作用。第三阶段(1996~1998年)为发展滞后阶段。从1996年下半年开始,由于受亚洲金融危机和国内外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下,瑞丽对外贸易开始逐年直线下滑。1996年进出口总值完成14.9亿元,与1995年相比下降5.7%;1997年进出口总值完成9.5亿元,与1996年相比下降37%;1998年进出口总值完成6.27亿元,与1997年相比下降34%。第四阶段(1999~2008年)为恢复性增长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1999年以来,瑞丽对外贸易走上了稳步发展的道路,进出口总值逐年增长,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1999~2008年进出口总值年均增幅达15.5%。1999年全市完成进出口总值6.32亿元,与1998年相比增长了0.9%,实现了1996年以来的首次恢复性增长。2000年,国家计委〔2000〕287号文件批准瑞丽市姐告边境贸易区实行全国唯一的“境内关外”特殊管理模式。这一政策给瑞丽口岸的发展再次注入了生机与活力,成为全国沿边口岸管理中一个独特的亮点,同年全市累计完成进出口总值8.5亿元,同比增长34.5%。随后,2001年完成9.5亿元;2002年完成10.78亿元;2003年完成14.17亿元;2004年完成16.72亿元;2005年完成19.52亿元;2006年完成24.49亿元;2007年完成32.96亿元;2008年预计完成38.8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8%、13.5%、31.4%、18%、16.8%、25.5%、34.6%、18%,比1985年增长86倍。
二、互市贸易
2010年,瑞丽、畹町口岸的边民互市贸易市场建设纳入了全省试点范围。2010年4月,由瑞丽市利民边民互市交易市场有限公司开发建设瑞丽口岸边民互市交易市场,该市场位于瑞丽口岸联检中心东侧建设,占地面积183.63亩,一期总投资5000万元,于2011年8月正式投入运行。畹町经济开发区边民互市交易市场总占地面积7094.7平方米,建筑面积4260平方米,总投资120万元。该市场利用原畹町口岸货场进行改造建设,于2010年3月动工、2010年5月完工。
2017年,我市完成边民互市交易额为23.48亿元,同比增长80.25%,其中:瑞丽完成边民互市交易额14.11亿元,同比增长61.35%;畹町完成边民互市交易额9.36亿元,同比增长118.88%。进口商品主要有:海产品、农副产品、中药材、矿产品、橡胶、各种水果等。出口商品主要有:食品、玩具、服装等。
三、发展思路
瑞丽历届市委、政府十分注重用正确的思路来推动全市的发展,结合瑞丽实际和形势发展变化,制定并不断完善全市的发展思路。1993年,市第七次党代会提出了“以贸易为导向,以工业为主体,以农业为基础,以科教为动力”的工作思路;1998年,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了“打好农业、科技、教育三个基础,培育贸易、旅游、以香料热果为主的绿色产业、以两个原料基地、两个市场为依托的边贸加工业四大支柱产业,实现扩大对外贸易、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国有企业改革、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扶贫攻坚五个突破”的工作思路;1999年,市委市政府总结提出了“以贸易立市,以工业兴市,以旅游活市,以农业富市,以个私强市,以文明保市”的发展思路,提出要着力把瑞丽建设成一座具有边境特色和民族风格的、充满亚热带气息的、环境优美的现代商贸旅游城市;2000年,市委市政府对这一思路进行了提炼,提出“贸易立市,农业稳市,旅游活市,工业强市,特色建市,科教兴市,依法治市”的发展思路;2003年市第九次党代会以后,市委、市政府根据形势变化和工作重点,继续对全市的发展思路进行调整、完善和充实,最终形成了“贸易立市、农业稳市、旅游活市、工业强市、以城带市、特色建市”的发展思路和“口岸贸易、农业加工、旅游珠宝、城市经济、最佳环境”五大战略。
可以说,每一次思路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都是不断深化市情认识、顺应形势和环境变化、与时俱进加快发展的过程。实践证明,只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找准符合市情的发展路子,就能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促进经济社会的大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缅胞波情谊不断加深,双边贸易不断发展。进入上世纪80年代,瑞丽成为大西南的开放前沿,被誉为“西南的小深圳”、“云南的沙头角”。90年代以后,通过瑞丽口岸的边境贸易进出口总额一直雄居全省榜首,约占全省的70%,全国的30%。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瑞丽已成为中国对缅贸易的最大内陆口岸,拥有2个国家级口岸,1个经国务院批准设置的姐告边境贸易区,该区是全国唯一实行“境内关外”特殊管理模式的贸易区。1995年,瑞丽口岸进出口总值达15.8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并位居全州和全省边贸进出口的榜首。1996年以后,由于受国内外市场环境和国家边贸政策的影响,进出口额开始下滑。进入新世纪,瑞丽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开发战略,省委、省政府实施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和连接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大通道战略,姐告实施“境内关外”特殊管理模式的历史机遇,积极实行外经贸企业目标管理责任制,严格制定并兑现奖励政策,加速了对外贸易的发展。2000年完成进出口总额15.2亿元,比1999年增长38%,实现了中缅贸易自1996年连续大幅度下滑之后的首次高速增长。2017年,瑞丽市对外贸易再创新高,全市口岸贸易进出口总额达433.15亿元,较上年增长42.34%。瑞丽已逐步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商贸城市、“中国西部口岸明珠”、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
四、构建开放合作新格局
配合省、州区域发展新战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推进背景下,牢牢抓住沿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机遇,成为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先手棋和排头兵,全面实施开放强市战略,不断提升沿边开放质量和水平,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把瑞丽建设成为固边安民、服务全国、联通内外,立足滇缅、拓展南亚、融入东盟、辐射印度洋西岸的中国向西南开放桥头堡黄金口岸。努力提升与东南亚、南亚的合作层次和水平,加强在基础设施建设、贸易投资、资源开发、产业培育、人才科技、生态环境、农林、教育、旅游、文化、卫生等方面的互惠互利合作。全力推进边境口岸城镇、边境经济合作区和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加快构建中缅跨境经济合作沿边开放经济带。
2007年1月,德宏州委五届三次全会提出建设“中缅瑞丽—木姐跨境经济合作区”的设想,谋求进一步扩大与缅甸的友好合作。由州政府研究室完成可行性研究并通过省专家组的评审后,进入了《中共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决定》,由省政府于2009年3月正式向国 务院上报,后列入国家商务部与云南省政府对外开放合作备忘录。中国(瑞丽)—缅甸(木姐)跨境经济合作区的主要内容是:以中国瑞丽和缅甸木姐各300平方千米,共计约600平方千米的范围共同构成跨境经济合作区,使之成为立足滇缅、服务两国,面向东南亚、辐射南亚次大陆,集出口加工装 配、进口资源加工、仓储物流、金融服务创新、服务贸易和边境事务合 作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型跨境经济合作区。
自2007年中缅双方开始探讨合作建设中国(瑞丽)—缅甸(木姐)跨境经济合作区以来,跨合区建设一直处于前期筹备阶段。目前,瑞丽跨合区已被云南省政府列为全省重点工作,瑞丽市工业和商务局根据省、州、市的部署,快速推进瑞丽跨合区建设,并委托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编制完成了《中国(瑞丽)—缅甸(木姐)跨境经济合作区规划研究报告》。
为充分发挥中缅双方各界力量对推动跨合区建设的促进作用,2017年2月,受市工业和商务局的邀请,缅甸新星光公司董事长杨贵荣带领公司工作人员与瑞丽市政府李春涛副市长、赵瑞仁副市长进行了座谈交流,共同探讨中缅瑞丽—木姐跨合区发展问题,市工业和商务局徐雷斌局长、杨冬青副局长、丛祥鹏副局长及有关工作人员参加了座谈。
同年6月,国家部委联合调研瑞丽-木姐跨合区建设,就推进中国瑞丽—缅甸木姐跨境经济合作区提出了具体工作建议和意见。,并表示实施中国瑞丽—缅甸木姐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是与国家重大布局相一致,是“一带一路”建设、国家做好周边外交的载体。通过跨合区的建设,中国与缅甸一起携手打造边境和睦的平台,共同改善当地经济,共同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还可以成为推进国内边境地区稳边固边、兴边富民、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
2018年4月,中国(瑞丽)—缅甸(木姐)边境经济合作区交流座谈会在瑞丽成功举行。中缅双方互相通报了边合区筹备进展情况,就共同推进政策、规划、选址对接,建立合作工作机制、重点内容、加快建设等达成重要共识,并形成会议纪要。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