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新版教学笔记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有人说: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荣的职业!有人说,教师是自我幸福的把握者,是孩子幸福的引路人,在每一个孩子的心目中,教师是一个最亲切、最智慧、最伟大的形象。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教学笔记,供大家参考。
教学笔记1新教育的路,曲折而漫长,思考、应对,重新出发:
一、走着走着,别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
某某培训三年后,我依旧仍走在这条路上,用三个字来总结——不容易。
1、应对内心的迷茫,不容易。
某某培训的资料很强大,看似表面听懂,其实有很多的东西是真不懂,最最关键的是明明懂得却做不到,那时内心的那个迷茫、那种无力、那种黑暗……不断地怀疑、反问,不断地寻求答案,最终发现所有的答案都在自我内心时,才渐渐开始平静、淡定、从容。2、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容易。
处理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不难,拿起过就能够放的下。但人与人之间因为掺杂了情感,就显得格外复杂,心与心的距离有时就如天与地般遥远。同样一段文字,因解读人的心里认识不一样,会得出不一样的解读,也最终理解了校长培训时说的那句话:如果上帝明白人类发明了文字,估计它会被气死。3、做到“风不停,树应静”,真不容易。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哪怕是新教育圈子也是一样,同样一句话可能会被解读成各种版本,传遍天下,原说话者也无法解释,因为这一解释,又将有各种不一样版本的解读,如此应对“风不停”,只能做的选择是“树应静”。还好,我依旧走在这条路上,因为无论曾被他人如何误解,或是被贴上多少标签,我还是我——此心光明,夫复何求?!
再次反观自我当初为什么选择新教育?最初因拜读校长博客中关于道德经的解读部分而痴迷,随后参加的培训及送女儿入读新教育学堂,皆因自我缺乏做人的智慧,缺乏为人母、为人妻的智慧,缺乏与人相处的智慧,如此,依旧走在这条路上,我的目标是提升自我的做人智慧。
二、也许我们追求的不是幸福,而是追求幸福的过程
幸福是什么?没有人能够概括出定义,因为它只存在于你的心中,没有外在标准的衡量。同样的一天,有人为赚到300元钱而感到开心,有人却为捐赠300元而感到开心,有人因感情而笑,也有人因感情而哭,而我的女儿可能因为吃到一碗味道可口的兰州拉面而倍感开心,那时那刻,她很幸福。然而幸福却没有终点和极限,就像没有百分百纯正的黄金,它仅是一种感受,当时当刻。
既然如此,新教育最具价值的应是追求的过程,而不是最终的结果,因为没有结果。有一天,朋友问什么是新教育?我突然觉得很难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我所能概括的任何一个定义都不准确,也无法准确,我只能谈谈自我的经历与感受,在这个过程当中,我收获了些什么,但这些都不是最终的答案,因为目标在远方。
三、最重要的目标应当是“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自从接触新教育后,我就异常想辞职,以往因为工作的选择而异常纠结,一方面来自家人的反对,另一方面来自于自我内心的不确定,不确定自我的“另类”选择是否真的是自我真心喜欢的;有朋友说是因为我放不下此刻工作所带给我的种种名和利,看似对又好像不对,直到有天突然想明白一个道理,我的选择目标是“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而不是选择工作的种类,只要目标和方向是明确的,选择什么样的工作都是对的,因为工作的动力和方向就是你“成为”的方向,如此,纠结了三年的事最终放下了。
小某今年未被今日录取,据说原因是孩子的目标感不强,刚听到时还是有疑惑,如今也渐渐明白,目标清晰对一个人的重要性,教育中所提到的“唤醒”“发觉孩子的内动力”都离不开目标二字,一个人仅有目标明确,才明白自我平常要做什么,也才有动力去自愿自发的做。
教学笔记2本学期,我校再次开展了“九环节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赛课活动。老师们各展其能,呈现出了一节节精彩纷呈的课堂。无论从课堂设计、还是教学环节都体现了老师们的精心设计和用心准备。通过自己上课和听老师们赛课,我真是感慨万千,收获颇丰。
张帆老师的课,拿捏的游刃有余。李婷老师的课,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张怡坤老师的课,每一句话、每一字板书都体现着老师的用心。常梦晴老师的课,在传统教学中创新求异。赵晓云老师的课,德育教学渗透在点滴。王媛老师的课,活泼自然,符合低段教学特点。何伟老师的课思路清晰,层次教学展露无遗。可以说,老师们的表现可圈可点,单是这么听着,就能激发人积极备课的欲望,谁又有何理由不去用心对待!
下面就赛课活动,主要来说说自己这堂课的思路、想法及过程。我自己选课有一个特点,在选课前,我会翻看整本书,从而找到最有感觉的一课。选定课文之后,我不会马上备课,而是会花大量时间进行文本研读,先是理解文章内容,揣摩作者写作的目的。然后品味语言和写法。若有背景资料的话,我会统统浏览一遍,把文章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及故事发生的背景等等全部搞清楚。而不是只停留在文本的表面。做完这些,我会细读教参,将教参中列举的知识点、难点等全部消化吸收。接下来,就是大量的阅读相关的优秀教案。最后根据本班学生的情况,制定属于自己的教案。这一套活儿下来,大约需要两个周末的时间,虽然时间很长,但我乐在其中,享受其中。当你钻研其中,你会忽略其繁琐,其劳累,恰恰相反,你总能在进行的过程中,发现一些新的东西,它能带给你惊喜,更能带给你灵感。本学期,我做课的题目是《狼牙山五壮士》,之所以选这课,是因为它虽然离我们现在的青少年有些远,但他们体现出的爱国精神、不怕牺牲的精神、英勇无畏的精神到何时都不过时,这种革命精神值得我们永久去缅怀、去纪念、去学习。我本身就喜欢这种革命题材,自认为还有一颗爱国的心。记得上学时候,学到《十里长街送总理》,单是读着课文,想到周总理为国家而鞠躬尽瘁,就已然哭的稀里哗啦了。《金色的鱼钩》,老班长吃鱼刺的画面至今仍刺痛着我的心。上班后,每一年都有做课活动,凡是有爱国题材的,我一定不会错过,像《难忘的泼水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狼牙山五壮士》等,都是我必选的课型。之所以这样,也算是对革命先烈的一种怀念,我带着孩子们细细品读课文,揣摩字里行间表达的情感,体会革命先烈的大无畏精神。这何尝不是一种敬仰与缅怀。
《狼牙山五壮士》这节课,感动无处不在,其中最打动我自己的是品“望”字的环节。现和大家一起来回顾:
(预设:一个望字,道出了战士们当时矛盾的心理,他们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感到欣慰,因为他们安全了;感到难过,因为他们不能和大家一样继续歼敌了。望敌人,是憎恨的望,是嘲笑的望)同样是一望,意义却不同,感情也不同。眺望远方,他们看到了成功转移的部队和群众,这是满怀深情的一望;回头望望,他们看到了正在向山顶爬的敌人,这是无比轻蔑的一望。想象一下,他们还望到了什么?(望到了胜利的希望。)是的,想到群众和部 ……此处隐藏3169个字……去买。“知识”也依然!
说现在的学生如何如何的厌学,没有学习兴趣及动力。我倒想说孩子都不知道目前学这些知识干什么,他为什么要学,更别说学习的乐趣了。
上百度我学习了下语文学科的素养,即由语言的建构文化的理想思维的发展和审美的鉴赏组成语文核心素养,具有基础性和发展性。通过学习我明确了我现行所采用的学科教学是传统视觉下的一种窄化的教学思维。已被异化为单纯的教学学科知识。无论是以前的应试教育还是新课改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就我的教学实质来看,并未有什么本质上的改变,只是把“自上而下”的演绎式的教学变为“自下而上”的合作交流式的教学,但本质上依旧是把教材中涉及的知识解剖开,磨碎,重复训练,检测,已达到能考试的目的
这是一种以知识为本,以灌输式为主的教学方法。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教学理念,教师的教学观,教师以知识为本位教学思维还没有被打破。试问一下所有教学于一线的语文老师,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是什么,如何在教育教学中落实这一学科素养,恐怕大部分的语文老师是答不出来的。想想我们教师的视野就井口那么大,我们还敢奢望让我们的学生随着我们看到更加广袤深邃的天空吗?目前的教学被认为是教知识,记知识而根本没有顾及学生为什么要“学会”,怎么才能“学会”?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旨在让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等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是在更加充满活力和更加富有生活体验和生命体验的范畴内的教学活动,又让学科课程的教学深入学生的心灵,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到他们内在的精神思想。例如语文学科的“读”这一方式的运用与这一能力的培养,作为师者不能仅告诉学生“读”吧,更得告诉学生为什么要读,如何去读。读这一能力的提升,对于你现在以及将来发展意义是什么?相反没有这一能力,你的将来将会受到何种限制和影响?所谓作为老师的我们一定要做到“目中有人”而不是仅有学科!做老师的必须要清楚每个学生作为“人”的核心素养有哪些,学科的本质是什么,这样才会明白我们的教学究竟要把学生带向何方!
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第一次提出核心素养体系的概念。最新出炉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透露所谓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等九大素养: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这个定义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再聚集,再清晰,让我们更明白究竟从何着手,如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作为师者教学中只有“心中有丘壑”才能因地制宜,因人施教,才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核心素养的提出改变了我们的教学观、知识观。我们的知识观、教学观的改变,必将引领我们学生学习观的改变,他们的上学不将再是无头苍蝇到处乱错,他们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学,学这些对自己的成长的益处是什么,必将会给带自己怎样的改变,收获与乐趣。例如初中的写作,提到写作许多学生头瞬间就大了,搜肠刮肚的不知写点什么,胡编乱造些人和事,凑个字数够了,就算交差了。岂不知写作这一形式或者能力对他们终身发展是十分之必要与重要的
写作特别有助于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的锻炼,而思维能力又是人脑对事物的观察和总结。在写作中思维会对人脑进行支配,会对外界进行分析和处理,这其实就是学生自身与外界的认知过程,所以作文“以吾笔写吾心,抒吾情,说我理”应是其创作的宗旨,学生,若明白了这一点,或许就不会为写作而写作了,而是为了提升自我与外界的有效连接交流而写作,变迷茫为清晰,变无用为有用,变无趣为有趣。以核心素养为理念的教学活动旨在于造就学生的思维品质,陶冶着学生自身的心灵和精神。而现行的不论是应试教育还是所谓的素质教育的教学急功近利,舍本求末,忽视对人的素质和全面培养。只在教学上强调设计思路、方法运用、提高分值等层面的东西,而无视人文涵养、人文积淀、人文价值,这样与学科本身应有的灵性格格不入,不符合教学之道,不是真正的教育。
而我正是在这种教育中我蜗行摸索二十余年,有愧于家乡教育,有愧于我的学生!今后必将摆脱这桎梏努力学习去改变自己,破掉那个旧有的教育格局。
更新自己的人才观与评价观。“掌握知识不等于就是人才”,“高分不等于高品质”,要让学生明确感受到每个他们自己都是天使,只不过有的天使的天分霸气外露,有的天使天分内敛,不为不易被察觉而已,这样。孩子们就不会感到上学是世界上最无趣而有害的事。他们清醒地知道老师的评价,在意的不仅仅是成绩还在意那些传统考试都无法知道的东西,老师也总是那些网络上找不到答案的东西。当我们学会用核心素养去衡量一个人时,我们的学生也会因你而愿学敬学,从而乐学!
从立足“知识核心时代”走向立足“核心素养时代”是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方向,对于我而言,想冲破现有的教学模式,出奇创新对于我有来说,肯定是一个阵痛,可更是一种突破。望能改之无愧于家乡父老,无愧于我可爱的学生,去创造属于中国教育的美好明天!
教学笔记5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心理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作为小学美术教师,我们要安排并鼓励学生以合作和互助的方式从事学习活动,共同完成小组学习目标。在实际教学中,我个人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当前,由于小学生的处在的年龄范围,决定了他们具有自我意识较强,合作意识淡薄,不善于主动与别人合作,喜欢自己独立完成某项任务,不善于和别人分享胜利的成果及失败的困惑。为此,我们要深入细致的研究好教材,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主观的合作愿望。
二、抓住课程关键,合理进行分组
在日常教学中,合作学习的首要条件是要具备明确的学习任务与合理的分工,每一个小组成员在课堂上都应该清楚明了自己在合作中所要承担的任务和责任,听从小组长安排的任务和指挥,各司其职,相互监督,从而才能高效、出色地完成课堂上小组的学习任务,相互学习彼此之间的长处,共同认识缺点,形成互帮互助的学习局面。
三、有效共享资源,培树优秀品质
从客观上看,当代教育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而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加重缺少形成这种意识的氛围,而合作学习无疑是这种能力培养的最佳途径。由4人或6人组成的学习小组,要想在整个班级中取得优异成绩,就必须精诚合作,将个人融入这个小小的集体中,一切以集体利益为出发点,经过长时间的培养,学习的合作能力会大大提高。
四、分享学习成果,体验合作乐趣
在美术教学中,课程是多元丰富的,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的合理评价是非常重要的,既要及时发觉学生的创新观点,又要及时指导学生在小组内纠正错误观点,对表现好的学生要给予高度的表扬和鼓励,从而达到合作学习的主要目的。让每个学生都兴趣倍增,积极参与,充分给予独立的思考空间,激发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完成合作后,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中肯的评价小组成员和其它小组的学习成果,从而享受到美术活动的乐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