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海量文献中梳理出研究脉路及发展趋势,针对具体的某篇文章又如何消化吸收其精华,并批判性地找到其研究的不足及缺限,是阅读文献的核心目的,也是开展自己研究的依据。有关文献阅读、总结技巧及综述写作思路木虫上已有不少资源,本人也曾对此类资源做过收集和应用实践,也在木虫上发贴做过一些有关综述写作体会的总结,但依然感觉这些方法都太抽象,操作性不够强:看起来很有道理,但是具体到自己的实践可能需要很长时间的体会与训练才能运用自如。这对于当下阅读三个月文献基础上就要提出自己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显然不够实用,近来在《中国农业科学》杂志主页发现这篇由编辑部前辈所写的综述撰写总结,其讲解之细致、展开技巧概括之系统简直到了模板级的水平,让偶觉得有必要让更多的虫子们看到!以下为精彩内容,希望对即将开题的虫子们有一点帮助!
============================================
农业科学研究综述的撰写
路文如 卞海军 孙雷心 张以民 李云霞 林鉴非 王红艳 赵 琪 孙鲁娟
(《中国农业科学》编辑部北京 100081)
原文链节:http:///V2/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55
整理版纳米盘下载:
说明:在日常编辑出版工作中和本文写作过程中参阅了大量前人相关文献,受到了很大启发,由此才得以编撰成为此文。事实上,很多思路是经过笔者实践并借鉴前人观点才形成的。不过,有些观点已经无法分清原本出于何处。因此,我们要感谢那些具名或不知名前人给我们的启发。由于水平所限,在此表述出来的思路,未见得与各位读者、作者的认识都很一致。所以,我们能够做的就是抛砖引玉,希望各位拟进行综述撰写的朋友发挥出更好的水平。
(一)综述的分类
综述的种类很多,可以从各个角度分类。在我们这里,根据需要和可能,将综述分为三类:
1、宏观类综述,有时也称大综述(例如,我国农业科学研究的国际竞争力战略研究评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回顾与展望);
2、中观类综述,关于学科、专业发展水平的综述(例如,世界玉米育种研究回顾与展望;作物真菌性病原物研究进展);
3、微观类综述,也称小综述mini review(例如,水稻功能基因组测序研究进展;克隆羊研究回顾与展望)
(二)综述的地位与作用:
1、 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指导性,是对相关学科、专业、领域研究的总结性回顾与评述,对继续开展下一步的研究,
对科研投资、立项等管理具有导向性作用;
2、 指出存在的问题,前进的方向和具体举措建议,调整方法与手段;
3、 为相关人员开展研究或了解相关学科、专业、领域动态提供信息和思路;
4、 科研人员包括研究生开题需要撰写综述;
5、 综述是原创性研究论文前言的扩充,写作比较成功的前言经过扩充都可以成为综述类文章。
(三)综述的写作顺序、问题展开与相关要求
1、问题的提出。即是要写出本选题撰写的目的意义,为什么要撰写本篇选题,介绍该选题的国内外或时代背景,或理论或实际意义;
2、根据确定的选题层面与级别,介绍将要展开的问题包括哪几个方面;
3、对将要展开论述的几个具体问题分别进行论述:
——每个具体专题的理论价值与实际意义;
——某专题最早开始于什么时间?哪个国家或组织或哪位专家首先开始进行奠基性研究;
——随后(具体年代)哪些专家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进展到了什么程度;
——该专家学者采用哪些方法、技术、手段;
——取得了哪些成果;该专家学者认为: 。。。。。。
——取得成果的学术和经济意义何在;
——对同一问题,不同的研究者都有什么结果,有什么异同;
——得出了什么规律性的东西或呈现一种什么趋势和特点,呈什么样的发展轨迹;
——有什么经验;
——出现过哪些失误;
——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从宏观上分析,本选题研究在全球范围内总体上处于一种什么水平;
——本选题中某具体专题研究哪些国家或组织处于领先水平;
——我国的总体水平如何,处于什么地位;
——如果处于落后状态,其成因或制约因素何在;
——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应该采取何种战略与对策;
——对未来发展动态或趋势的展望;
——下一步研究应如何进行的设想、建议;
(四)综述撰写的基础
要按照上面要求写出一篇象样的综述,关键是取决于对资料掌握得详尽程度,对文献资料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程度,作者对该选题的了解和理解程度,分析利用的到位程度。 1、系统、完整地通过数据库(例如CNKI,万方,维普,CABI,CA,等等)、网站检索相关学科、专业、领域自该数据系统创建以来的全部文献;
2、通过与专业学会、协会和一些专家建立联系,获取文献中没有的信息、数据;
3、对科研、推广、生产、贸易以及宏观政策、环境体制等各有关领域有基本的了解,掌握工作实践当中的信息与动态;
4、作者本人对相关选题应有基本的实践经验和体会;
5、尊重科学,尊重历史,尊重事实,大胆设问,谨慎求证。
(五)目前撰写综述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综述是科技人员包括研究生开题必须要做的工作,因此,撰写综述与每个人都关系。过去,认为只有大家,也就是大腕才能写,不是大腕撰写的综述不被认可。实际上关键问题在于作者对一篇综述的投入力量,不一定成为大腕以后才可以写。有些作者是因为写得多,写得有力度,有水平,才成为大腕。成为大腕以后由于社会活动多,研究实践少,反而不容易写出真正有份量的论文。之所以认大腕与否,还主要是看有无实际经验、经历。只要肯投入力量,不断观察、揣摩他人的作品,研究前人的经验,经过几次修改,就基本能够掌握写作要领。
目前,撰写综述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检索工作不系统,文献资料掌握不全,无法进行深刻、透彻地分析。前面我们提到,综述是前言的扩充。撰写前言需要掌握大量的文献资料,撰写综述需要更多的文献资料,不仅要检索,而且要阅
读,要消化吸收。如果我们掌握文献资料很不充分,就差不多等于在做无米之炊,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掌握全面系统的文献资料,除了需要系统检索以外,日常积累也很重要。所谓系统检索,主要是指依靠专门的检索机构。那里具备比较齐全的数据库系统。通过各个数据库系统的互相补充,就可解决资料齐全的问题。我们依靠网络检索,当然可以解决一部分资料,但是解决不了全的问题。
2、文献资料不做取舍,材料堆积,没有作者自己的观点。一些作者有多少资料就都堆积在一起,没有做出取舍。我们说需要将资料检索齐全,不等于不做取舍,不能全部堆积,而是需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至于什么资料需要舍弃,什么资料值得利用,就要看我们的专业基础和写作功底。一般情况下要将一个专题的检索资料按性质、属性、大类小类分门别类,对每一类再按照实验材料的不同,实际也可能是基因类型不同、或者资源类型不同,或生态类型不同分类;按照研究方法分类;按照结果类型分类;按照研究动态、特点、趋势分类;按照存在的问题分类。当分类分到不能再分的时候,就开始归纳、综合、对比,几经分分合合,就会对占有资料有一个基本清晰的轮廓,也就知道该如何下笔了。倘若作者对实际工作有一定的了解和体会,就不会感到有什么困难了。
3、面面俱到,广而不深,对文献资料的理解不够,利用不够。有些作者可能积累文献资料不少,但是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主要是因为对文献的理解不够,或者感性知识欠缺,以致于有资料也难以编撰成型。按照第二条介绍的方法,通过分类、综合、归纳等方法,应该不难得出有条理、有层次、有逻辑的归纳性、概括性论点出来。但是属于感性认识欠缺,理解不深的问题,也只能通过工作实践逐步积累,别无捷径。
4、帽子大,身子小;抽象多,具体少。一些作者在综述中有板有眼地编撰出一些规律、特点,总结、概括了某专题的研究趋势、动态,但是,缺少支持材料,缺少数据和事实支撑,更没有必要的参考文献佐证,所以,这类综述注定不会被采用。
5、犹抱琵琶半遮面。一些作者拟对某些比较大的社会问题或研究题目或生态现象发表评述,既想全面涉及,又不敢放开笔触,羞羞答答,犹抱琵琶半遮面。对这类情况,写作起来的确应该慎重,但是,慎重不等于像蜻蜓点水,点到为止,不疼不痒。既然要涉及,就不能瞻前顾后,左顾右盼。假如很可能会涉及到一些负面现象,那也不妨负面情况正面表达。否则,就干脆不要涉及,就彻底回避。既然我们是做学术研究的,就不要牵扯社会问题。然而,选择了产业化问题,选择了涉及体制的问题,事实上是怎么也回避不了的。我们既然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就应该正视现实,勇敢地面对现实。关键在于我们的心态,如果是一种积极的、与人为善的心态,问题就不难解决。这里就涉及到语言表达技巧和策略问题。实际上,讲这些问题才应该点到为止。
(成文于2004年3月,修改于2005年11月,2007年1月)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