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为你精心整理了12篇《找次品教学设计》的范文,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带来帮助,希望你能喜欢!当然你还可以在搜索到更多与《找次品教学设计》相关的范文。
篇1:找次品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34-13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认识“找次品”这类问题的基本解决手段和方法。
2.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3.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认识“找次品”这类问题的基本解决手段和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教学难点:观察归纳“找次品”这类问题的最优策略。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昨天晚上老师买来三瓶糖,谁知有一瓶给我儿子偷吃了两颗。像这样的商品比标准的商品轻了些,我们就把这商品叫“次品”,这节课我们就作为小小质检员,一起想办法找出这些次品,好不好?(板书课题:找次品)
二、初步探究(教学例1)
1、自主探索。
(1)刚才老师手上的三瓶糖,其中有一瓶是次品,有什么办法帮忙将它找出来吗?
生:用天平称来称。
师:对,我们可以用天平称来帮忙找出次品。
师:用天平称来称,至少要称多少次保证可以找出次品?
(2)请同学上台演示操作过程。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1,1,1) 1次
小结:从三瓶里找出一瓶次品,至少要称多少次?( 1次)
2、设置悬念,激发欲望。
如果不是三瓶,而是2187瓶,至少要称多少次才能保证找出来呢?
(1)请同学们猜一猜,大胆说出猜想结果。
(2)小结:看来大家的答案并不统一,接下来我们要好好研究这个问题,但是2187瓶数量太大了,我们先从简单的数量研究开始。先研究5瓶吧。
3、组织探究
出示例1,老师又拿来了两盒口香糖,一共是5瓶,你还能用天平称将那盒次品找出来吗?至少要称多少次?
1、小组讨论:
①你把待测物品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
②假如天平平衡,次品在哪里?
③假如天平不平衡,次品又在哪里?
④至少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来?
小组里互相讨论,小声说一说。
2、学生一边演示,一边讲解操作过程。
师据生回答板书:5(2,2,1) 2次
5(1,1,1,1,1) 2次
师:为什么不把5瓶分成2份,一份是2瓶,一份是3瓶呢?
小结:用天平找次品时,操作过程,天平两边放的数量要相等,否则称了也是白称。
三、拓展提高,优化方案(教学例2)
谈话:5瓶研究过了,但是离我们的2187瓶还相差很远,接下来我们研究9瓶怎么样?
1、明确题目要求。
出示例2,有9口香糖,其中有一个是次品(次品轻一些),用天平称,至少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来?
让生自己明确问题,并找出重点、关键的词语,并指出重点词语:次品轻、至少、一定保证。
2、组织讨论。
①你把待测物品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
②假如天平平衡,次品在哪里?
③假如天平不平衡,次品又在哪里?
然后让生说说方法,师据生回答完成表格:
口香糖个数
分成的份数
保证能找出次品的次数
3、观察分析,寻找规律。
师:“为什么有些同学的次数是4次,有同学是2次,他的方法高明之处是什么?”
师:“请同学们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师“那这种方法我们分成几份?是怎么分的?”
然后再让学生小组讨论:1、找次品的最好方法是怎样?
2、把待测物品分成几份?
据生回答出示:最好方是把待测物品平均分成三份。(板书)
4、验证刚得到的策略:
如果零件是12个,你认为怎样分最好?
如果不是平均分,又是多少次呢?
五、回顾课前的设疑:
师:从2187瓶里找出次品,真要2186次吗?
生:不用。
师:要多少次呢?
生:7次。
师:原来7次就保证找到了次品。
六、小结
师全课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是学了如何找次品,那找次品的最好方法是什么?
篇2:找次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找次品的操作活动和分析、归纳的理性思考,发现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佳策略-把待测物品平均分3组。
2、以“找次品”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方式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3、让学生体会用缩小范围逐步逼近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严密性和口头语言表达的逻辑性。
教学重点:发现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佳策略。
教学难点:理解并认可最佳策略的有效性。
教学准备:课件
学具准备:12个小圆片
一、确定研究方法――用天平称。
师:你们知道伦敦奥运会的开幕时间吗?2012伦敦奥运会就要到了,为了使每个运动员都能打好每场比赛,工厂里对每个体育器材都要进行严格的检查,绝对不能出现次品,否则就会影响运动员的成绩,这不有个工人不小心,把一个次品球与2个好球混到了一起,你们愿意帮帮他找出那一个次品球吗?(出示课件)你们有哪些方法呢?
生1:用手掂一掂,轻的就是次品。
生2:用天平称。
师:刚才有同学说使用天平,大家见过天平吗?
(课件出示天平图片)
师:天平有两个托盘,如果两个托盘里的物品质量相等,天平就(请用手势表示)保持平衡,如果不相等,轻的一端就会怎么样(上扬),重的一端就会怎么样(下沉)。
师:如果使用天平来找出这3个球中的一个次品球,你打算怎么样称?
生:天平两端各放1个,(是任意拿的吗)如果天平两端平衡,那天平外的那个就是次品;如果天平两端不平衡,那次品就在上扬的一端。
学生在说的时候出示相应的课件。师:能这样称吗?学生齐读。
③师和学生一起小结:刚才在称的过程中,天平出现了几种情况?(2种),一种是两边相等的情况,也就是―――天平平衡(板书:平衡),第二种情况时天平一边高,一边低,也就是不平衡。(板书:不平衡)
这 ……此处隐藏19782个字……p>二、初步认识“找次品”的基本解决手段和方法
1.设疑:
师:刚才3瓶中有一瓶是次品,利用天平来称,至少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
生:1次。
师:如果不是3瓶,而是2187瓶,你估计要多少次?点2名学生回答。
师:2187瓶到底需要称多少次?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2187这个数怎么样?
生:很大。
师:我们碰到数据很大的时候,可以用一个策略。可以把这个很大的数变得很小,我们从很小的数开始研究,逐渐寻找规律。这种策略叫做化繁为简。(板书:化繁为简)
那么我们就从很小的数开始研究。刚才3瓶已经研究过了,那再研究大一点的数?
(5)师:我们就来研究5瓶,5瓶中有一瓶是次品,用天平秤来称,至少几次可以保证找到次品?
2.课件出示问题,引导学生利用学具自主探索:拿出5个圆片代替5瓶口香糖,思考一下,怎样找出次品?
3.独立思考,有一定思维结果的时候组织小组交流。指导学生在交流中比较方法。
4.全班汇报。
师:你是怎么称的?天平左右两边怎么放?
生1:(1,1,3)→(1,1,1)2次
生2:(2,2,1)→(1,1)2次
师:不管这样分组,还是这样分组,都是几次保证找到?(2次)
5.教师小结:利用天平找次品,除了可以利用学具,还可以画出这样的示意图来帮助我们思考。
三、解决9件物品中有一件是次品的问题,归纳出找次品的最优方法。
5个离2187还差很多,规律还没找出来,怎么办?再增加几个?板书:9
1、课件出示问题:9瓶中有一瓶是次品,用天平秤来称,至少几次可以保证找到次品?教师引导分析方法:你可以用圆片摆一摆,也可以像老师这样做记录,看看至少需要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
2.自主探索。
3、学生汇报称法:
生1:(1,1,1,1,1,1,1,1,1)4次
生2::(4,4,1)→(2,2)→(1,1)3次
生3::(2,2,5)→(2,2,1)→(1,1)
生4::(3,3,3)→(1,1,1)2次
4、教师先引导学生观察、梳理一遍,然后进行比较:哪种分法能保证用最少的次数称出次品?这种分法有什么特点?
提示:这种方法一开始就怎么分的?分成了几份?
5、小结:把9瓶口香糖分成3部分,并且平均分,能够保证找出次品而且称的次数最少。板书:平均分成3部分
四、推测多件物品中找次品的解决办法
1、提出猜测:那么,是否在所有的找次品问题中,这样平均分成3份的方法能保证找出次品而且所需次数一定最少呢?
2、要验证我们的猜想对不对,怎么验证?我们再增加几个来试一下。如果有12瓶,(板书:12)其中有一瓶是次品,按刚才我们的猜想应该怎么分称的次数就最少而且一定能找出次品?(生:平均分成3份,即4,4,4)。迅速在草稿纸上分析一下,看看至少需要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
生:(4,4,4)→(2,2)→(1,1)3次
我们再来看看别的分法能不能比3次更少。还有哪些分法?
生:(228)(336)(552)(66)请同学们选择一种分法在纸上进行分析。
全班汇报,引导学生比较:有没有哪种分法能让称的次数更少而且保证找出次品?
3、与学生一起小结:这样看来在利用天平找次品的时候,把待测物品分成3份,并且平均分的方法能保证找出次品而且称的次数一定最少,这说明我们刚才的猜想是对的。
五、拓展训练
1、9瓶需要2次,如果是27瓶中有一个次品,至少称几次保证能找到次品?
2、如果81瓶呢?243瓶呢?729瓶呢?2187瓶?
3、小结:开始我们猜测是2000多次,经过探究我们发现: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只要7次,相差如此之大,这就是数学的魅力。
4、思考:刚才我们研究的9、12、27和81等都是3的倍数,如果不是3的倍数,又该怎么办呢?大家课后想一想,我们下节课来研究这个问题。
六、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的是找次品的第一课时,当物品数是3的倍数时,利用天平找次品,怎样分组需要称的次数最少?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最近根据学校教导处的安排,我上了这节“找次品”的公开课,上完课后感慨颇多,对有效的课堂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
一、体现“由易到难”的思想。
教材首先出示例1通过利用天平找出5件物品中的1件次品,让学生初步认识找次品的基本方法。我认为在学生初次接触“找次品”问题时,对从5件物品中找出1件次品,难度偏大,学生学习起来有困难。于是我在课本例1的前面,增加了“从3个物品中找1个次品”的内容,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就较易掌握,当学生理解了从3个物品中找1个次品的最优方法,然后再来探究5个、9个的情况。这样降低学生的思维难度,体现了由易到难的思想。而且从3个物品中找1个次品的最优方法,是均分3份思想的基本模型,把这种情况加以研究确实有必要。另外,考虑到“找次品”的问题比较复杂,一节课的时间有限,将教学内容限定在称量物品的个数是3的倍数的情况展开探究,为下节课探究不是3的倍数的情况作好铺垫。
二、渗透“化繁为简”的思想。
我在教学中体现了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再从解决简单的问题中发现规律,用这个规律解决复杂的问题。在本节课的开始就设计了让学生猜“2187瓶中有一瓶是次品,用天平称,至少要称几次一定能找出次品”,学生猜无论如何都要一千多次,要解决这个难题,我们首先研究3瓶、5瓶、9瓶等逐渐寻找规律和方法,最后找到“均分3份来称所需的次数最少”的方法,然后用找到的方法来解决从2187瓶中找次品的问题。后来经过探究后发现从2187瓶中找一瓶次品只要称7次即可,在这种强烈的对比之中学生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魅力,数学的奇妙!从而激发了学生数学的欲望。
三、体验“猜想验证”的数学思想方法。
猜想验证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正如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所说“真正的数学家——常常凭借数学的直觉思维做出各种猜想,然后加以证实。”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猜想验证思想方法的渗透,以增强学生主动探索、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本节课就让学生经历了“实验探究——猜想——验证——归纳”的过程。首先从9瓶中找1瓶次品的几种方法的对比中,我们发现均分3份的方法所需的次数最少,是否无论是多少瓶都是均分3份的方法所需的次数最少呢?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就必须再用一个例子去试验,然后归纳得出结论。学生通过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不仅获得了数学结论,更重要的是逐步学会了获得数学结论的思想方法——猜想验证,提高了主动探索、获取知识的能力,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找次品优秀教学设计(通用6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