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推进素质教育与创新发展的活力之基、动力之源;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可以提升校园静态文化品位,拓展校园文化活动领域,而且可以创新和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质量。我曾参与小学校园文化建设长达五年时间,对该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情况了解深刻,现就自己的工作实践,谈谈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收获与思考。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收获
1.精神文化建设
学校为了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品位,致力于打造校园文化,最终确定了以“阳光教育”作为该校校园文化建设主题。因为“阳光”象征着光明、温暖、多彩、和谐、生机,“阳光”是一种真诚明朗的阳光心态,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一种灵动创新的人生智慧,一种健康快乐的幸福生活。办“阳光学校”,做“阳光教师”、育“阳光少年”成为全体禾小人的共同追求。
该校将“阳光教育”表述为“在阳光中生活,学会做人;在自信中成长,学会做事”,提出阳光学校、阳光班级、阳光课堂、阳光教师、阳光学生的内涵并将其形象具体化,努力打造以“阳光、和谐、包容、求真、尚美”为特点的校园文化体系,实现学校精神灵魂的升华和品位的提升。
阳光学校的内涵:和谐文明的校风,整净优美的环境,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高质量的教学活动,和谐的人文环境。
阳光班级的内涵:干净整洁的班级环境、文明向上的班级面貌、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团结互助的班级精神。
阳光课堂的内涵: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文明高效的互动交流。
阳光教师的内涵:乐业善思、充满活力、身心双修、德艺双馨。
阳光学生的内涵:知书达理、乐学乐群、身心两健、德智双慧。
2.显性文化建设
阳光、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它有利于学生陶治情操、净化心灵、激发灵感、启迪智慧,能发挥寓教于景、润物无声的作用。因此,在环境创设方面,该校努力做到净化、美化、育人性的和谐统一。
积极创编“阳光校报”、 “班级阳光小报”,收集整理并展出“阳光笑脸墙”、“阳光少年活动掠影”、“阳光少年美术书法作品展”,打造阳光班级、阳光办公室、阳光运动场、阳光广播室,制定个性化铃声,配备舞蹈室、美术室、音乐室、实验室、图书室等功能用房,满足学生活动需要。
3.隐性文化建设
(1)培育阳光少年
为培养知书达理、乐学乐群、身心两健、德智双慧的自信型阳光少年,学校主要开展了以下一些培养活动:
每天点亮思想的明灯——各班每天坚持由学生轮流书写一条“阳光心语”。
坚持道德长跑——每天坚持写“阳光少年成长日记”。
课前呼班级口号,唱一支歌。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2)打造阳光教师
该校发出了“争做乐业善思、充满活力、身心双修、德艺双馨的智慧型阳光教师,享受阳光教育”的倡议,为打造“阳光教师”,努力做到:
用精神引领教师。
以学习促教师专业成长。
关注教师需求。
建立发展性评价机制,多角度评选“阳光教师”。
(3)构建阳光课堂
“阳光课堂”要求教师创设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潜能。课堂上不仅有师生之间,还有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学习小组之间的交流和竞争,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二、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1.建设高素质专业的教师队伍。
(1)培养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作为一名教师,重要的是热爱孩子,热爱教育事业,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具有高度的责任意识,把它作为自己毕生的事业追求,努力增强自己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凝聚力,愿为它付出所有的心血。
(2)提高教师专业知识。
如弹琴、唱歌、舞蹈、绘画、书法等方面的能力;提高其在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理论修养,加强教学实践方面的研究,多掌握一些学生在艺术学习中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努力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尤其是审美修养。
2.营造艺体教育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我国在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中也指出“要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而实施审美教育,最根本的形式就是艺体教育。只有包含艺体教育的教育,才是完整的教育、全面的教育、和谐的教育。
(2)加大投入,保证时间。
由于艺术学科的特殊性,要求学校在艺术教学方面的投入要有一定程度的倾斜,必须保证教学所用各项设备落实;按照要求开设艺术课程,保证艺术教学时间落实,为艺术教育提供一个坚实的物质保障和时空保障。
(3)加强艺体教学研究。
艺体教师除了加强本学科教育理论的学习外,还要积极学习其他学科的教育教学理论。“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所有的学科都是相通的,要学会把其他成功的教学理念创造地借用到艺体学科中来。艺体教师还要学习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标准,了解课程性质和价值,掌握其中的有关基本理念。
加强课题研究。开展积极有效的课题研究,如“学科整合的研究”、“现代教育技术在艺术教学中的运用的研究”、“如何提高学生审美素养的研究”等,探索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途径与方法。加强专题研究,可以提高学术水平,提升专任教师和学校形象,培养学生养成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好习惯,为实施校园文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3.多角度为师生成才打基础。
目前的小学生具有“兴趣多样化,生活多色彩,成才途径多”的特点。丰富多彩、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对低俗的非理性的文化及各种消极腐败思想起到了很好的抑制作用,促进了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培养了师生的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规范了师生的言行,促进了学生心理健康;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及创造美的能力。创建活动、达标活动、争先创优活动及各种竞赛活动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学生在争创活动中受到锻炼,提高竞争能力。整体形成了教师爱岗敬业、开拓进取、以身垂范,学生勤奋好学、文明守纪、全面发展的良好局面。
4.改革教育教学评价机制。
为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各级主管部门和学校必须本着人文性、发展性、创造性、激励性的原则,制定出一套具有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
(1)改革教师评价机制。
打破以“学生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业绩的传统做法,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对学生的了解和尊重、教学实施与设计以及交流与反思等。一方面,以学生全面发展的状况来评价教师的工作业绩,另一方面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与需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的基础。
(2)改革学生评价机制。
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创设民主、平等的教育教学氛围,激活学生思维。
5.形成品牌,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人须有一技之长,才能求生存;同理,一所学校也需有一个品牌,方能谋发展。校园文化建设应有“一校一景、一校一品”的特色发展思路。学校应规划符合校情的发展目标,确立办学特色,增强办学活力,努力打造学校特色和特色学校,以特色谋发展。引领各学校逐步形成自身品牌,缩少校际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共同创造的群体文化,优秀的校园文化寄托了全体师生的理想、希望、要求,满足了全体师生共同的需要,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全体教职工更深刻地理解了教育的内涵,成为全体教师的共识,学生也在学校搭建的活动平台上感受到了求知的愉悦、创造的欣喜,创建活动给学校带来无限的生机和活力,让校园生活成为师生共享的幸福旅程。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