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计划

扬州市光伏产业调研报告

时间:2025-01-01 05:37:26
扬州市光伏产业调研报告(全文共1884字)

光伏产业是国际能源竞争的重要领域,作为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经历了爆发式增长、海外市场遇冷、产能过剩、逐渐回暖等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其产业链上游为硅料、硅片的生产,中游为电池片、电池组件的生产,下游为应用系统环节。全球光伏市场从2013年起开始逐步回暖,至2016年我国光伏产业总产值已达到3360亿元,同比增长27%,2017年1-9月光伏新增装机量42GW,同比增长60%,产业链各环节生产规模全球占比均超过50%。由于受技术、政策、市场等关键要素影响,光伏产业发展仍然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

一、发展现状

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全市共有规上光伏企业34家,其中上游19家、中游5家、下游企业10家,2017年可实现产值104.4亿元,同比增长6.2%。据调研统计,2017年我市光伏产业主导产品的产量均较大幅度增长,其中硅片产量11.5亿片,电池片产量2.7GW,分别增长54.8%和7.1%,康博新材料恢复生产,硅料产量5000吨。分布式光伏应用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光伏市场的爆发,光伏企业对市场持乐观期望,全市光伏行业在建拟建的项目共18项(见附表),总投资超100亿元。2018年,全市光伏产业产值增速预计可达50%以上。

2、产业集聚态势明显。从区域看,以扬州开发区、高邮市、宝应县为主要集聚区,2016年扬州开发区、高邮市两地光伏产业产值占全市比重分别为61.6%、27.2%;宝应县依托“国家光伏应用领跑者示范基地”引导制造企业发展,初步形成了区域特色。从产业链环节看,硅片和电池片生产企业数占比达59%,产值占比达80%以上,并且产能发展迅速。其中,硅片从2016年的7.45亿片跃升至2017年的11.5亿片,预计2018年将达到24.2亿片。

3、终端应用发展迅速。国家对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推进,加快了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发展速度。截止2017年10月,扬州建成投运10千伏以上电压等级光伏发电站44个,累计装机容量580MW,居全省前列。此外,全市户用发电并网项目8590个,总容量206.9MW,全部上网消纳。“光伏+渔业”、“光伏+农业”等应用新模式不断推广。

二、存在问题

虽然光伏产业发展形势总体向好,但也要清醒的认识到我市光伏产业还存在发展环境不够优化、布局结构不够合理、企业竞争力不强等问题。

1、产业发展环境亟待优化。我市没有专门针对光伏产业的扶持政策,现有的普惠性政策对光伏企业设备投资和转型升级奖励力度小,相比于无锡、南通等地区,缺乏鼓励光伏龙头骨干企业做优做强和促进光伏产品本地化应用的个性化的政策。对于制约行业发展的危废集中处理、供电能力保障、融资难等问题缺乏统筹规划和协调机制。未建立光伏行业协会或光伏产业联盟等行业自治组织,政策指导、技术培训、市场分析和风险预警等咨询管理服务渠道不畅通。

2、区域错位协同发展不足。光伏产业发展缺乏清晰、系统、超前的发展规划,未形成全市一盘棋的产业发展格局。三大基地之间分工、错位发展不足,扬州开发区已经在光伏产业上中游高度集聚,作为江淮生态大走廊地区的高邮市和宝应县,不宜在上中游做过多布局,而从两地现有的企业和项目安排来看,同质化竞争的态势明显。县(市、区)招商引资时更多的关注项目的投资额,项目质量不够高,产业高端发展、持续发展的动能不足。

3、上下游企业联动不足。我市光伏制造产业整体呈现“上中游大、下游小”的特点,上中游产值占比92.72%,下游产业发展不足,逆变器、控制器、系统集成等关键设备和部件制造环节中还没有一家有影响力的骨干企业。34家规上企业中,在本地形成配套协作关系的仅有4-5家,全市2.7GW的电池片产量只有14%转化为电池组件,绝大部分没有在本地实现配套。44个已运行的光伏电站,设备基本购自市外,旺盛的应用市场没有对本地光伏制造产业形成有效拉动。

三、几点建议

光伏产业属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我市“5+3”八大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为促进全市光伏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1、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以市政府名义制定出台全市光伏产业发展指导意见,明确发展方向、目标、重点项目和保障措施,推进光伏制造业和终端应用的融合发展,力争将光伏产业打造成为全省光伏产业的重要一极、全国有一定示范引领作用的战略性新兴优势产业。

2、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综合产业结构、区域定位、资源禀赋、市场预测等因素,审慎发展上游产业,做强中游优势,填补下游短板,促进区域错位、协同发展。扬州开发区重点加大太阳能电池片及组件的技术创新和先进制造项目的投资,做强现有太阳能电池片、硅片集聚优势。高邮市重点加大技术改造升级和节能循环利用,提升康博新材料现有1万吨硅料产能的产品质量,打造硅片产业集群。宝应县重点加快应用示范项目建设,同时依靠示范基地的金字招牌和全市现有产业及市场优势,以应用促制造,重点招引下游光伏逆变器、储能装备、控制系统、系统集成领域研发和制造能力强的领军企业,填补我市光伏下游产业短板。

3、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在现有工业和信息化转型升级专项资金和科技专项资金基础上,借鉴无锡、南通等地的做法,调整优化政策,加强对光伏产品本地应用、光伏先进制造、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人才引进和培养等项目的财政支持力度;支持龙头企业承建本地光伏应用项目,对重点地区和重大项目的招商、税收、考核等采取“飞地”模式,避免地区、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对进入工信部规范目录的企业予以一次性奖励;鼓励属地政府制定龙头企业“一企一策”政策,对企业固废集中处理、变电站建设、融资服务等难题给予精准扶持,纾解企业发展中的难题。

《扬州市光伏产业调研报告(全文共1884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